随着澳大利亚巨头们争相收购锂矿交易,银行家们变得富有创造力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拒绝了该国近期的国际锂矿交易,这促使银行家们尝试采取新措施,以抵御不愿为其目标支付全价的闯入者。
澳大利亚拥有巨大的锂储量,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能源转型,这吸引了全球化学品制造商的兴趣,但澳大利亚首富吉娜?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和克里斯?埃里森(Chris Ellison)已经阻挠了两笔交易,并威胁要再进行一笔交易。
尽管莱因哈特的汉考克勘探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和埃里森的矿产资源公司(Ellison’s Mineral Resources)没有全面收购当地锂行业的公司,但它们阻止外国公司这样做的战术努力,使它们有时间在这个新兴行业建立更强大的足迹。
汉考克破坏了澳大利亚Liontown Resources公司与顶级锂生产商Albemarle公司之间拟议中的43亿美元交易,此前汉考克收购了这家锂开发商19.9%的股份,足以根据澳大利亚法律阻止Albemarle公司的收购。
汉考克和矿产资源公司对Azure Minerals和智利SQM(全球第二大锂化学品制造商)之间的交易也有同样的威胁,此前这两家公司分别累积了18.9%和13.6%的股份。
两家公司都没有直接竞购Azure或Liontown。
汉考克和矿产资源公司拒绝发表更多评论。
普华永道(PwC)驻澳大利亚合伙人马克?厄普克罗夫特(Marc Upcroft)表示,收购这些股份,可以用比全面收购更少的钱对锂开发商施加影响,还可以选择在这个不断增长的行业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其中包括下游加工。
“如果你持有限制性股权,那就意味着没有其他人能够轻易进入并控制项目。
“这样,你就能以较小的代价,有效地在项目的推进中发挥作用,”他说。
过去一年,锂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开发商股价下跌,这推动了收购的兴趣,同时也推动了对这种金属需求飙升的前景。
除了Liontown, Core Lithium、Leo Lithium Latin Resources Patriot metals、Chalice、Centaurus和Rex Minerals都被经纪商列为收购对象。
两种解决方案
业内消息人士称,矿业巨头财力雄厚,风险偏好高,再加上澳大利亚的竞争法,这意味着他们对上市公司具有主场优势。
"澳洲的并购是一场艰难的游戏,本土企业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涉及私人资金的时候,"一家活跃在锂电领域的全球性银行的一位金融家表示。由于公司政策的原因,他要求不具名。
在SQM收购Azure的案例中,银行家们给出了一个双管齐下的解决方案,以削弱任何闯入者的优势。
SQM以9亿美元收购Azure是一种所谓的安排方案,必须得到法院批准,并且必须得到75%的有表决权股东的支持。
该要约还包括一项场外收购选择权,即如果由于入侵者累积了19%的股份而导致安排计划失败,SQM可以直接向股东提供。
贝克?麦凯时律师事务所(Baker McKenzie)驻墨尔本的澳大利亚并购业务主管理查德?勒斯蒂格(Richard Lustig)表示,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在澳大利亚只出现过六次。
他说:“它一开始只是一种好奇,现在它得到了一些关注。”
对于那些愿意持有少于100%股份的公司来说,双重报价是有用的。
它为股东提供了一条途径,让他们在出现闯入者时接受直接收购要约,这比等待数月完成安排方案要快得多。
对于一个闯入者来说,建立拦截股权变得更加困难,而且他们面临的前景是,即使他们阻止了该计划,投标人也可以获得控制权,这可能使他们成为小股东,并削弱他们对目标公司的影响力。
另一位参与全球锂矿收购的银行家表示:“如果担心一项计划可能会遭到无意收购整个公司的现有股东或闯入者的阻挠,那么是的,这种结构将被更频繁地使用。”——路透社
梅勒妮·伯顿为路透社撰稿。这里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