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者专栏文章正文

绿色的赋权

作者专栏 2025年02月21日 19:11 42 admin

  

  

  由于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生存危机,气候素养必须成为教育的基石,而学校在让学生为快速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气候知识应该贯穿整个课程。例如,科学课可以探索气候变化的物理方面,如温室气体及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地理学可以研究对生态系统和人口的影响;历史可以追溯导致当前危机的产业和政策决定。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也是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现实世界影响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推动学生计算碳足迹的项目,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方法,并在学校或社区实施这些策略。

  这些项目帮助学生将学术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对气候问题更深入的理解。

  实地考察也是气候教育的宝贵工具,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参观受侵蚀影响的当地海滩或受疾病或害虫影响的森林可以说明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

  艺术和人文学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处理气候变化情感方面的平台。文学和艺术课可以探索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责任相关的主题,而戏剧、诗歌和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气候政策和谈判的社会动态。

  技术的作用

  科技将气候教育带入生活。交互式模型和模拟,例如那些展示天气模式或海平面上升对不同地理区域影响的模型和模拟,可以使复杂的数据具有相关性并易于理解。

  数字平台还可以将学生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联系起来,培养对气候问题的全球视角。

  教师培训

  为了有效地教授气候知识,教育者自己必须精通这一学科。

  以气候科学、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气候变化的心理方面为重点的专业发展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需要工具来敏感和建设性地处理这个问题,因为它有可能引起学生的焦虑。

  正确的平衡

  将气候素养纳入学校课程可以促进跨学科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因为学生必须考虑气候变化的科学、社会和伦理层面。

  气候教育还激发创新和创造力,让学生思考应对环境挑战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然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一种激励而不是使学生沮丧的方式来呈现有关气候变化这一令人苦恼的主题的信息。

  在讨论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与关注减轻其影响的行动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

  解决eco-anxiety

  气候变化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生态焦虑,或与生态危机有关的焦虑,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

  教育工作者必须准备好应对这些心理健康挑战,将积极的行动和恢复力建设纳入课程,这可以帮助学生应对生态焦虑。

  心理健康专家应该成为教育团队的一部分,为那些对环境状况感到恐惧、愤怒或无助的学生提供支持。

  气候教育还应该包括对情商的关注,帮助学生表达和管理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感受。

  学生活动

  通过行动赋予权力是解决生态焦虑的一个关键概念,特别是在教育环境中。

  通过强调个人和集体行动带来积极变化的潜力,学校可以将学生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和焦虑转化为积极参与。

  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还让他们直接参与变革。例如,学生可以开始一个堆肥项目来减少食物浪费,或者创建一个学校花园来了解和促进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节能运动,如提倡熄灯时间和零排放日,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他们的努力产生的切实影响,并了解他们的行动会产生影响。

  政策宣传

  教育机构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政策倡导的机会。这可以包括组织活动,让学生与当地政策制定者互动,鼓励他们表达他们对环境政策的关注和建议。学校可以支持模拟理事会会议或气候政策辩论,帮助学生培养在公共论坛上表达自己观点的技能。

  协作是关键

  当地企业和社区团体可以加强学校的环境倡议,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参与机会。

  各国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鼓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强制开展气候教育、建立包容性环境政策制定青年委员会等方式加强这些努力,以确保在气候行动的讨论中听到年轻人的声音。

  认可和奖励学生和学校的努力,可以进一步加强赋权。

  对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奖励、为参与环境行动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公众对学校倡议的认可,可以激励和激励人们继续参与和领导与气候有关的活动。

  为改变做准备

  只有通过这些集体努力,学生才能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具备领导更可持续未来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韧性。

  气候素养是让学生为变化做好准备,不仅要理解科学,还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世界中茁壮成长,并站在创造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星球的最前沿。

  这不仅关乎传授知识,还关乎培养驾驭和应对气候变化复杂性所需的技能和态度。

  学校有一个独特的机会来塑造下一代,他们有环保意识,情感上有弹性,适应能力强,并有能力采取行动。

  Vinorra Shaker是亚太科技与创新大学(APU)心理学院副院长兼高级讲师。她的愿景是弥合传统与传统之间的鸿沟Nal心理学理论和不断变化的数字世界,加深了我们对网络领域中人类行为的理解。这里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

  ×

发表评论

3366购鲁ICP备2021033673号-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